contact
2011年7月11日至15日,我作為杭州市15名青年律師之一參加赴香港培訓學習,非常感謝杭州司法局領導給了我這次赴香港培訓學習的機會。在香港的培訓學習雖然只有短短五天時間,但這段時間的培訓學習給自己留下的思考和啟發(fā)很多。
一、上課學習
2011年7月11至13日,我們主要是在香港公開大學的楊雪姬演講廳與MBA學員一起參加香港公開大學短期課程的學習,內容主要有香港公司法、香港的廉政工作、服務中之關鍵時刻、創(chuàng)意與創(chuàng)新-21世紀之挑戰(zhàn)以及國內外互聯(lián)網及電子商務的最新發(fā)展等。
香港公開大學李兆基商業(yè)管理學院張曉陽博士主講的《香港公司法》課程,讓自己對香港公司法有一個基本了解,特別是在香港注冊設立公司的程序、準備的法律文件及辦理香港公司股權轉讓的程序等方面,該些方面與內地公司法還是有很大區(qū)別。香港城市大學游漢名教授主講的《服務中之關鍵時刻》課程中,游教授列舉了相應的例子,讓我們明白關鍵時刻在提供服務過程中的重要性,只有在關鍵時刻中才可知道服務是否優(yōu)質,該關鍵時刻同樣也適用于法律服務。另外香港公開大學李兆基商業(yè)管理學院鄒炳文博士主講的《創(chuàng)意與創(chuàng)新-21世紀之挑戰(zhàn)》課程,明白創(chuàng)意的關鍵是打破思維定勢,改變慣性的單一思維模式,從問題的各個角度、各個方面、各個層次靈活敏捷的思考,作為一名執(zhí)業(yè)律師,總會遇到一些很棘手的法律問題,那么在解決棘手的法律問題時,我們是否也可以打破思維的定勢,多方面來思考,這樣也許會帶來不一樣的啟發(fā),豁然開朗。
二、交流學習
我們在香港培訓期間,除了上課學習,還訪問了香港何耀棣律師事務所、孖士打律師行、香港大律師公會,進行交流學習。了解了香港律所的組織形式、內外部管理模式、青年律師培養(yǎng)機制、執(zhí)業(yè)風險防范體系、收入分配制度、香港律師非訴訟業(yè)務的運作模式,兩地律師在執(zhí)業(yè)過程中的不同權限等內容。
經過與香港律師的交流學習,對自己還是有很多啟發(fā),特別是孖士打律師行,作為一家全球領先的法律服務組織MayBrown的其中一員,辦事處遍及美洲、亞洲及歐洲多個主要城市,業(yè)務涉及公司事務及證券業(yè)務、銀行及金融、船務及航空融資、資產重組及公司破產以及保險和再保險等方面。在與孖士打律師行的律師交流學習過程中,了解到該律師行交給客戶的工作成果均是以統(tǒng)一格式來表現的,要求連字體都統(tǒng)一,一方面這樣可以提高工作效率,另一方面也會給客戶留下很專業(yè)的印象。而且孖士打律師行在事務所的管理上也已經很成熟,依靠團隊合作,同時很關注律師執(zhí)行風險的管理特別是利益沖突。至于律師培訓方面也很重視,設置培訓部門,要求律師不斷學習新知識,以期能滿足客戶不同的法律需求。
三、旁聽庭審
香港的法院是由終審法院、高等法院(分為上訴法庭及原訟法庭)、區(qū)域法庭(包括家事法庭)、土地審裁處、裁判法院(包括少年法庭)、死因裁判法庭、勞資審裁處、小額錢債審裁處和淫褻物品審裁處組成。2011年7月14日下午,根據赴香港學習交流行程,我們一行來到香港高等法院旁聽庭審,在這里我們感受到了不一樣的庭審模式,在普通法系下,近距離的觀摩到控辯雙方在法庭上有針對性的向證人進行盤問。有點給我印象特別深的是在我們進到法庭旁聽之前,接待我們的香港高等法院工作人員給我們每人一套材料,其中一份是關于進出法庭時注意的地方,一點就是“在進入或離開法庭時應向法官鞠躬”,注意到旁聽人員在開庭過程中進入法庭或離開法庭時都做了這一點,切實感受到了對法律和法庭的尊重。
四、參觀游覽
我們在培訓和學習的同時,還體驗了香港的商業(yè)氛圍,游覽了維多利亞港灣、星光大道、紫荊廣場、太平山頂、中環(huán)金融中心等景點。在游覽過程中發(fā)現香港雖然人多、路窄,但是卻很少堵車,交通順暢,而且路上也很少看到交通警察,后來才了解到香港人的交通安全意識很強,遵守交通規(guī)則,保證了交通的順利通行,從該方面反映出香港是一個法律意識很強的地方。
短暫的香港培訓學習很快結束,但這一次的培訓學習之旅收獲卻是豐碩的,受益匪淺,既讓自己增長了見識,也開拓了視野,對自己現在還是將來都產生著潛移默化的積極影響,也給自己人生留下了濃墨的一筆,作為自己一生寶貴的財富,所以此次香港行,不虛行!